top of page

如何給動物園裡的動物用藥

  • 作家相片: Dr. Lan
    Dr. Lan
  • 3月2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侏儒河馬 Thabo
侏儒河馬 Thabo / 圖片來源: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Facebook粉絲團

相信大家最近都為了侏儒河馬 Thabo 的離去而感到難過。根據報導,園方指出 Thabo 去前11月中旬抵台,二月初右腳側邊出現小傷口,後續身上產生多發腫包,雖然立即展開治療,但 Thabo 害羞膽小、食慾不佳,因此投藥與清創不易,加上北台灣冬季天氣不穩定,讓 Thabo的療程雪上加霜,最終因感染、營養不良等因素離世。


照顧動物園的動物,跟伴侶動物有許多不同,就連單純的投藥,都比我們想像中最難搞的貓咪來得複雜許多。 究竟動物園裡的動物如何服藥?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的獸醫團隊和飼養員,提供了他們的創意與經驗,如何成功投藥來確保每種動物都能獲得所需的醫療照護。


首先,一隻葉尾壁虎 (leaf-tailed gecko) 幼子大約 2g 重,要如何給予藥物呢?影片中可以看到照護人員使用微量吸管(吸液器,Pipette)餵藥,葉尾壁虎幼子以其令人驚嘆的舌頭從微量吸管中舔食藥物。



許多飼養員採用將葡萄置於注射器末端的方法,當動物張口吃葡萄時,飼養員可以將藥物注入其口中,如影片中的紅熊貓 (Red Panda)。



藥物形式:藥物可以採取多種形式—藥片、膠囊、液體懸浮液或注射劑。為每種動物確定最適合的形式是獸醫和飼養員的重要任務。

口味偏好:了解動物喜愛的口味很重要。對於挑剔的靈長類動物,原來泡泡糖或棉花糖口味的液體藥物最受歡迎!紅熊貓則對甜食特別感興趣。


海獅被訓練將鼻子接觸飼養員的手,這種「定點」行為使飼養員能夠控制海獅的頭部位置,以便施用眼藥水。隨著鰭足類動物(海豹、海獅和海象)年齡的增長,牠們的眼睛容易出現發炎的狀況。飼養員訓練動物園裡的所有鰭足類動物,無論其年齡如何,讓牠們能夠保持靜止,作為支持牠們未來健康的主動措施。



戈爾迪氏猴 (Goeldi’s monkeys) 為群體生活的動物,為生活在社交群體中的動物給藥時,必須特別小心確保正確的動物接受正確的藥物,而且藥物不會被群體中的其他動物誤食。藥物通常混入動物喜愛的食物中,使戈爾迪氏猴難以察覺藥物的存在。飼養員會密切觀察,確保指定的猴子吃完整個藥物零食。為了避免引起懷疑,其他猴子也會獲得無藥物的同類零食,創造出一種共享食物的社交體驗,減少目標動物的壓力。



在史密森尼保護生物學中心,飼養員正在訓練一群亞洲野驢 (Onagers),幫助牠們習慣飼養員接近圍欄和使用如注射器等醫療物品。當野驢參與訓練時,牠們會得到喜愛的零食作為獎勵。


注射訓練也很重要,動物可以選擇離開或參與,參與的動物可以得到牠們最喜歡的食物當作獎賞,訓練開始於教導動物向飼養員展示特定身體部位,例如大猩猩 (Gorilla) 展示肩膀。接著進展到用手指觸摸該部位,然後是帶蓋的注射器,最後是鈍針。動物只需保持靜止即可獲得獎勵。


透過反覆的訓練讓動物習慣於為注射保持靜止。飼養員和獸醫依靠著與動物建立的信任,而非動物理解解釋的能力。當動物能夠舒適、平靜且自願接受注射藥物、疫苗或麻醉劑時,不僅對動物,對飼養員和獸醫來說都能夠減輕壓力。


爬行動物通常不咀嚼食物,可以將整顆藥丸放入食物中,並利用捕食行為進行給藥。對於科摩多巨蜥Murphy而言,當需要服用藥片時,整顆藥片可以塞入一塊雞肉中—牠最喜愛的食物,牠會迅速吞下。液體藥物也可以注入冷凍解凍的老鼠中,這些老鼠隨後被餵給爬行動物、猛禽和其他肉食動物。


美洲反嘴鷸 (American avocets),一種涉水鳥類,學會了牠們的站墊是獲得特殊獎勵的地方,並會前往站墊接受藏在美味昆蟲內的藥物。



大熊貓 (Giant panda) 美香和甜甜是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牠們的藥物通常是混在地瓜中給予。烹煮過的地瓜是大熊貓最喜愛的食物之一,成為理想的藥物載體。使用地瓜藏藥物的方法能夠確保牠們吃進全劑量的藥物。


一些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可以在給藥時將其輕輕握著或抱著。例如,在史密森尼保護生物學中心,飼養員可以將棕色奇異鳥 (brown kiwi) 輕輕地、穩定地抱在懷裡,幫牠們滴眼藥水。


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時,可能需要透過霧化治療給予藥物。紅毛猩猩 (Orangutan) Lucy 被訓練將鼻子靠近霧化器並深呼吸以獲得葡萄獎勵。這些治療有助於緩解她偶爾出現的喘息症狀 (Wheezing)。這是保護性接觸 (protected contact) 的絕佳例子,飼養員和動物始終有屏障分隔。



飼養員必須讓動物願意服用藥物,這是為什麼經常使用牠們最喜歡的食物。這種類型的正面增強訓練在動物園裡很普遍。想要的行為,例如保持不動滴眼藥水或接近柵欄,都會得到美味的獎勵。當飼養員呼叫動物時,動物知道它會因為回應而獲得讚美、關注和食物獎勵。正面強化訓練有助於動物和飼養員之間建立重要連結。


相信診斷和治療如此多樣化的動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迷你的無脊椎動物到大型的哺乳動物,每個物種都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感謝與仰賴動物照護人員和獸醫師團隊的專業,才能夠提東動物園裡的動物良好的醫療,並確保牠們的健康和福祉。


或許在未來運輸動物的考慮上,需要特別考慮到個體動物的個性、適應能力,以及當地氣候狀況,幫助動物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參考資料:

How Do You Give Medicine to Zoo Animals? 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 Conservation Biology Institute.


Pygmy hippo confirmed dead by Taipei Zoo. Taipei Times.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FB 粉專3月10日 PO 文


Comments


文章分類
文章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