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商用貓生食中發現致命病原

  • 作家相片: Dr. Lan
    Dr. Lan
  • 10月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Deadly pathogens found in commercial raw cat foods

原文作者:Krishna Ramanujan

日期:2025 年 9 月 24 日


最新研究對市售的貓生食(commercial raw cat foods)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可致病的微生物,甚至有些對抗生素具抗藥性,對毛孩與家人都構成風險。


發表於 《Communications Biology》 的論文指出,在市面上販售或線上銷售的冷凍、冷藏與凍乾(freeze-dried)生鮮或部分熟肉類貓食中,檢出沙門氏菌(Salmonella)、科氏菌(Cronobacter)和大腸桿菌(E. coli)等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可以從毛孩傳染給人類,對幼童、年長者、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尤其具有威脅。


大腸桿菌
ㄊㄨ


康乃爾大學獸醫學院公共與生態健康系暨貝克動物健康研究院(Baker Institue for Animal Health)助理教授 Laura Goodman 表示:「大多數這些產品上都沒有標示肉類成分並未完全煮熟的警語,這意味著它們可能含有活菌,甚至病毒和寄生蟲,可能使整個家庭生病。特別是那些放在貨架上的凍乾產品,消費者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正承擔這樣的風險。」


Goodman 為該論文的資深作者;前博士後研究員 Guillaume Reboul 為第一作者。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貓生食中僅對有限數量的細菌進行管制與檢測,主要針對人類病原體。該研究提供證據顯示,在貓生食中存在更廣泛的病原體,這些發現或可作為未來政策訂定的參考。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購買了多種貓的生食與傳統熟食樣本,並比較其微生物群落(microbiome),採用了與美國 FDA 相似的細菌培養方法。


他們在生鮮食物樣本中檢出 5 種沙門氏菌菌株,並將這些菌株上傳至聯邦資料庫與人類沙門氏菌病例比對。Goodman 表示:「確實有些人類病例的菌株在基因上與我們的菌株非常相似,顯示人類可能就因為這些食品而受感染。」


此外,他們採用了非常規培養方法,分離出對抗生素具抗性之假單胞菌(Pseudomonas),此菌能引起嚴重、危及生命的肺部、血液與尿路感染。


在生食樣本中還發現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此菌可引發發燒、寒顫、疲倦,並可能導致肺炎或尿路感染;Goodman 指出此菌雖不一定為典型食源性病原體,卻不應被忽視。研究也在冷凍乾燥貓點心與冷凍生肉外層包覆乾糧的微生物群中發現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此菌常見於火雞肉類未充分加熱時引起的腸胃炎,是感恩節時期食物中毒的典型菌種。


透過粒線體 DNA 指紋比對,研究人員驗證部分樣本中的肉類成分與產品標示不符。Goodman 說:「我們發現在不同配方中都有標示與實際不一致的情況,不只限於生食。有些產品實際含有雞肉,但是標示上沒有寫;有些貓奴會避免餵食雞肉,因為雞肉可能帶有禽流感病毒,對貓致命。」確實,近期在美國加州也曾通報一例與貓生食相關的致死案件。

該研究計畫由康乃爾貓科健康中心(Cornell Feline Health Center)天然營養獎助金支持。該中心亦為貓主設立了一個有關禽流感的資源頁面。


翻譯文章出處:

Krishna Ramanujan. Deadly pathogens found in commercial raw cat foods. Cornell Chronicle.


參考文獻:

Reboul G, et al. Analysis of the microbiota of raw commercial feline diets to prioritize food safety investigations. Community Biology. 2025;8(1):1349.

留言


bottom of page